2025年電池隔膜中的非織造布需求將達到17億美元。非織造材料在2025年全球電池隔膜市場中占比將略超20%,該市場總規模預計83億美元,涵蓋鋰離子、鉛酸、鎳鎘、鎳金屬氫化物及其他電池化學體系。非織造布在電池隔膜中的應用預計將成為未來五年非織造布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銷售額將以18.1%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30年預計達到40億美元(按不變價格計算);非織造布用量也將從2025年的81億平方米幾乎翻倍至2030年的160億平方米。
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EV)的轉型推動了這一市場的發展,催生出新一代專用非織造布,作為高容量、更緊湊型鋰電池的關鍵組件。到2030年,鋰電池的需求將以33.4%的CAGR增長。容量更大、充電更快的電池開發將刺激對新型高性能聚酰胺和黏膠/萊賽爾纖維非織造布的需求,并為其他專用纖維非織造布提供機遇。
濕法成網是電池隔膜中主要使用的非織造布工藝,該工藝非織造電池隔膜預計占2025年銷售額的四分之三。Smithers預測,到2030年,濕法成網工藝在銷售額上的占比將增至85.5%。水刺和針刺非織造布將繼續作為其他類型電池的隔膜材料,主要應用于鎳金屬氫化物電池。
2025年,亞洲是非織造隔膜材料的最大區域市場,中國、韓國和日本均為主要生產國。歐洲和北美將繼續保持競爭力,尤其是在新型非織造電池隔膜的研發與應用方面,盡管兩者在未來五年均面臨重大挑戰。到2030年,歐洲在電動汽車轉型、鋰電池隔膜中非織造材料的應用以及超級工廠數量方面將繼續領先于北美,但將落后于亞洲。
